【2023秋季仍有動盪】

香港現行己酉大運,今年2023癸卯年,年運天剋地沖,隱約可見不安動象。
適逢今年2023是八運的最後一年,即將轉入九運。而過往2次交接天運,香港都比較反覆動盪,包括1983年中英探討香港前途問題及2003沙士襲港。
衷心希望香港今年無風無浪,繁榮穩定!

但始終是金木交戰之年,今年秋季容易觸動交戰應期,大家還是要抱著『捱』的心態較好。
特別是以下人士更加要注意:
(1)屬雞的人,特別是1969年、1957年及2017年出世的。
(2)八字命盤中有卯酉相沖的情況,特別是以酉金或卯木為用神或忌神的更甚。
(3)閣下的業務跟政府名譽地位有密切關係的。
節目內容👇👇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iWd9Teaa4k

🔥🔥【招生告示】🔥🔥
本工作室將開設【八字初班】,共有12堂,每4堂1000元,逢星期四晚上19:30至21:30上課。
2023年5月11日正式開課,上課地點喺觀塘。
小班教學,名額有限,先到先得。
如 你或你嘅朋友有興趣學習命理,可whatsapp97935966留位,謝謝!

【大家小心睇路】

繼去年10月22日拍攝焦點視頻時,明確指出股市『春季勢弱』。
昨日凌晨亦因美國矽谷銀行爆煲一事,再用樂觀、普通及悲觀3條路線去推測劇情發展。
現在看看之後又如何,看看乙卯木氣穿墻破土之力如何。

由於擔憂SVB(矽谷銀行)倒閉牽動更多金融機構陷入危機,是故美國財政部、聯準會(Fed)和FDIC快速出手,務求平定金融市場恐慌,以避免連鎖效應影響擴大乃至失控。
所以昨日上午港股及道指期貨彷如打了強心針,急升幾百點,當刻還以為會向普通路線發展。
殊不知,到昨日下午港股有腳軟跡象,回落百幾點。今日港股更下跌448點之多。
似乎美國的出手仍未能制止恐慌情緒,大市基調仍偏向淡。
今星期能否守住19200是一個關鍵,若失守,那就大大提高向普通路線發展的機率了。
普通路線:
假設美國政府反應遲鈍,或者暫時不打算出手干預,又或者出手之後效果未如理想,恐怕會出現火燒連環船,各行各業有機會因為資金的問題而出現漩渦效應或骨牌效應。
那恆指可能會向18400至17800下試了。

乙卯穿墻破土,昨日叫大家睇路,今日係叫大家小心睇路!

(註: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睇法,並不構成任何買賣或交易建議,大家自行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,做好風險管理才是「王道」。)

【大家繼續睇路】

在去年10月22日拍攝預測香港2023流年時,指出股市『春秋勢弱』。當時只用五行氣去推測春季股市弱勢(特別在2月頭至4月頭),當刻還未知道有2022年11月頭至2023年2月頭急升8000點之景象。不出所料,在立春附近,高處不勝寒。恆指由高位22700下跌至2023年3月10日(星期五)收市價19319,跌足3381點左右,春季弱勢明矣!
集目內容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lAlO1Vt_8M&t=698s

而最近兩三日又傳出美國矽谷銀行倒閉的壞消息,那後市又如何呢?
現 嘗試用3個路線去推測。

樂觀路線:
假設美國政府隨即會出手,防止市場恐慌及惡化,那在19000點左右可能會有些少支持。

普通路線:
假設美國政府反應遲鈍,或者暫時不打算出手干預,又或者出手之後效果未如理想,恐怕會出現火燒連環船,各行各業有機會因為資金的問題而出現漩渦效應或骨牌效應。
那恆指可能會向18400至17800下試了。

悲觀路線:
除了有矽谷銀行的問題,在春季還要繼續爆出其他『核彈級』的壞消息,如俄烏戰爭升級、大型地震、大國間的關係緊張等等。
那恆指可能要向16800下試了。

註:倘若今年春季的最低點低於18400,那今年秋季的最低點就有機會低於15000點了。大家繼續睇路!
(: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睇法,並不構成任何買賣或交易建議,大家自行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,做好風險管理才是「王道」。)

【眨下眼,已到達第二目標】

在10月23日當時恆指約16211點,當時覺得冬季會向上,第一個目標睇17400,第二個目標睇18400。經過20大之後的急插,然後暴力反彈,不知不覺已經到達了我所睇的目標價。真係估佢唔到!

由於在18400至19000仲有很多『肥熊』,不排除這呢兩三日向上再升幾百點『打死』熊證。
由低位14597已報復式反彈了 3000幾點,又不排除大市短期內會回調一下。
更有可能是先向上打死『肥熊』,再回調。

 

 (註: 以上內容純屬學術分享,並不構成任何買賣或交易建議,讀者自行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,做好風險管理才是「王道」。)

【吸取教訓,分析勿大意】

在10月23日『霜降』當日出了Post,當時恆指約16211左右。表示大市短期內(戌月:10月23日至11月7日)理應試高不試低。如無意外,恆指短期目標將上試17400 左右。若之後沒有太大或太多的利淡因素,在立春前恆指或上試升破今年3月份低位18400左右。
怎料Post一出,第二日跌近千點,即成『明燈』,真的無奈。我都唔想!

既然分析結果不能盡如人意,自然要反省因由何在。
其實本人早在去年(2021年9月)拍攝2022香港流年預測時,已表明今年秋季大市將較大波幅,且是向下行的,特別是戊申月(8月頭至9月頭)及庚戌月(10月頭至11月頭)。因戊申月與沖壬寅流年互相沖擊,而庚戌月又與香港八字的日柱天剋地沖。
(有興趣的朋友可觀看相關內容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42Ad3dYk7QQ&t=783s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ic2j69i200&t=441s )

既然認為庚戌月會下跌,那當時為什麼會有大市短期試高不試低的看法呢?原因有二。
1:認為人氣回歸

基於覺得之前港股跌得太嚴重了,進入壬寅年的戌月,估計人氣會比較實在。在人氣回來之時,市況應稍為回穩。
2:認為16000點穩守
在霜降(10月23日)前,大市曾經試過兩三度想跌穿16000點,但最後也不成功。所以才推斷進入戌月後,人氣回歸,16000點是可成為重要支持位的。

其實就大環境而言,本人對壬寅年戌月(10月23日至11月7日)之推斷是沒有錯的。君不見全世界的股市都沒有大問題,此期間的美股更是狀態大勇嗎?唯港股『斯人獨憔悴』?

這就是看了大氣之盤,而忽略了香港的基本盤仍處於『天剋地沖』之中。看了大環境,而沒再細看香港這個小環境,絕對是自己的大意。始終『祖國是特別的』,開完X大,鬼佬即刻來料,沽爆你!

所以一般有經驗的命師為人批命時,會兼顧命主的出生地點、成長地方、工作環境及當時的社會因素而去進行分析。這才能絲絲入扣,且吻合命主的切身需要。
始終,『錯咗就係錯咗』,經一事長一智。

立冬後,在脫離庚戌月沖香港日柱的情況下,大市已大力回勇。剛剛的星期五恆指最高做過17368,夜期更做過17652,已接近或到達我所看的第一個目標17400。
現在於17400至17600還有很多熊證,不排除這星期會向上再升三幾百點『打死』熊證。由低位14597已報復式反彈了 2771點,故亦不排除大市短期內會回調一下。
更有可能是先向上打死『肥熊』,再回調。

至於我講過:『若之後沒有太大或太多的利淡因素,在立春(2023年02月04日)前 恆指或上試升破今年3月份低位18400左右。』我是堅持的,到時再作跟進。

(註: 以上內容純屬學術分享,並不構成任何買賣或交易建議,讀者自行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,做好風險管理才是「王道」。)

【大市短期試高不試低】

昨日為大家拍攝2023癸卯年香港運程預測,忘了就短期內的大市走勢補註兩句,故今日特意出post跟大家分享幾句。今天10月23日 晚上18:26 左右 就進入廿四節氣的『霜降』,戌月之土氣正式發動,如無意外,大市短期內理應試高不試低。
恆指短期目標將上試17400 左右。
若之後沒有太大或太多的利淡因素,在立春前恆指或上試升破今年3月份低位18400左右。

(註: 以上內容純屬學術分享,並不構成任何買賣或交易建議,讀者自行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,做好風險管理才是「王道」。)

2023香港流年運程總結如下
A:疫病理應再緩
B:領導地位變盪
C:樓市繼續陰乾
D:股市春秋勢弱

[我的預測已被一一應驗]

本人在去年12月1日拍攝『焦點視頻』講解2022立春八字時,指出幾個重點。
可惜都被『不幸地』一一言中。
節目內容如下


1:出現的天災多是由雷雨、地震或海嘯所造成。(發生在東或東北邊居多。如日本、韓國或台灣等)
最近只是短短的幾日,已經發生了3宗距離香港較近的地震或海嘯。
3月14日惠州4級地震。
3月16日日本福島縣附近海域7.4級地震。
3月17日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5.1級地震。
幸好以上地震造成之傷亡並不嚴重。
不排除這些問題還會在今年繼續出現的,所以在有得選擇的情況下,本人今年不會選擇去韓國、台灣或日本之類的地方旅行。

2: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比之前更加緊張。
當時的推測思路還以為是台海關係緊張。
怎料,首先是俄羅斯於2月24日發動戰爭,全面侵佔烏克蘭,至今一片哀鴻,發展到不知怎麼收拾的地步。
現在只是年頭,不排除還有其他的事項令國際關係緊張。例如中美、中俄、台海等等。

3:金融市場較亂,政策會干預市場。
由2月24日『烏俄戰爭』至3月15日,大市急跌了5200點左右。昨日及今日中央撐市,股市報復式反彈,爆升了差不多3000點,至於是什麼原因,大家有看新聞的都知道事情發展吧。

4:北邊的疫情會較嚴重。
客觀的看疫情問題,香港及內地的發展時態,似乎比其他國家最少慢了一年半載。
其他國家已在2020-2021年『爆到七彩』,現在才到香港『爆疫』。內地會否『追落後』呢?大家即管看看內地強而有力的行政措施能否暫時抑制疫情吧。

其實藉著病毒的變種,雖然傳染度依然很高,但對正常人體(長期病患及抵抗力極差的人除外)的殺傷力已減少很多了。很多國家都藉此機會實施退場機制,紛紛對防疫逐步放寬。
是否要繼續維持清0作為目標,真的值得政府反省及深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