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睇相王]154期:《投名狀》的原型主角

Image result for 投名狀
如果跟大家說起馬新貽這號人物,我猜大部分人都沒什麼印象,但他可是晚清的其中一名好官兼重臣。但一說起2007年陳可辛導演的作品,由劉德華、李連傑、金城武、徐靜蕾等大明星主演的《投名狀》,大家就有點眉目了。《投名狀》就是根據清末四大奇案中的《刺馬案》改編的,而龐青雲的故事原型,就是刺馬案中的被害人、兩江總督馬新貽。
馬新貽(1821~1870年)字穀山,號燕門,又號鐵舫,回族,山東菏澤人。道光二十七年中進士,歷任安徽建平知縣、合肥知縣、安徽按察使、布政使、浙江巡撫、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等職。在任期間,處理漕運、鹽政和河工之弊政,取得了一定成績,並著手減輕農民負擔,解決了許多民生問題,頗受百姓愛戴。

命格折局:
丙火生於季秋戌月,如日落西山,且丙臨墓位,火氣衰極。原局月令一柱戊戌,地支再有辰戌,則土重光晦,故必須先用甲木疏土生身,但原局缺之。唯用壬水,如太陽落於地平線下,餘光從江湖波浪中返映而來,份外光輝。格取「財滋弱殺格」,用水,忌土,喜金。
    
丁酉及丙申運(1830-1850年):

此運有丙丁火幫身,申酉又能旺起七殺,但原局之病仍未解決,所以在此兩運也只是平中見順。
(1846年)丙午舉人。
(1847年)第三甲第六名同進士出身。分安徽即用知縣。

乙未運(1850-1860年):
此運巳未暗拱午火,乙木高透剋土生身,乙木為印星貴人,故此運連連晉級。
(1851年):補安徽建平縣知縣。
(1855年):安徽建平縣知縣,記名知州,署理安徽合肥縣知縣。
(1856年):安徽建平縣知縣,署安徽合肥縣知縣,升授安徽安慶府知府。
(1857年):安徽安慶府知府,改廬州府知府,記名以道員用。賜花翎。
(1858年):安徽廬州府知府,記名道員,署安徽按察使。革職留任,廬州府知府。
(1859年):安徽廬州府知府,安徽廬鳳潁道,再署安徽按察使,尋實授安徽按察使。丁母憂,安徽巡撫翁同書奏請留署。

甲午運(1860-1870年):
甲午入局疏土,何謂是大病得大藥,令壬水得以彰顯,丙火有力,水火互相輝映,此運格局大得提升,甲木亦是貴人,但此貴人運比上一運的更為有助力,事業大得際遇。十年間,由五品知府升至一品的兩江總督,升官的速度快得讓人吃驚。
(1860年):安徽廬州府知府,欽差大臣袁甲三奏請復官。
(1861年):安徽廬州府知府,候補道員,在欽差大臣袁甲三軍營差遣。
(1862年):候補道員,按察使銜,五月署安徽布政使,在欽差大臣袁甲三軍營差遣。
(1863年):按察使銜,三月十八日授安徽按察使,在欽差大臣袁甲三軍營差遣,九月八日授安徽布政使。
(1864年):安徽布政使,九月四日升浙江巡撫。
(1867年):浙江巡撫,十二月十八日(1868年1月12日)升閩浙總督。
(1868年):閩浙總督,調兩江總督,兼辦理通商事務大臣。

巳運(1870-1880年):
轉入癸巳運,坊間有一講法,「傷寒換陽,行運換甲換得過是人,換不過是鬼。」指癸運行入甲運,或甲運行入癸運,有機會在轉運其間出現不好的事情。據筆者經驗,準確性約6成5左右,不能盡信。主要還是要看轉的運是好是壞,也要兼顧流年組合。
此運戊癸化火剋辛,主破財兼身體差,事業仍可保持。
(1870年):兩江總督,辦理通商事務大臣。遭刺殺身亡,詔加恩以陣亡例賜卹、贈太子太保。
Image result for 刺馬案
行刺經過:
1870年七月二十六日,馬新貽閱兵後回署衙時,有人閃出,邊口呼冤枉,邊跑向馬新貽,一眾隨行人員還沒反應過來,此人忽然拔出匕首,刺入馬新貽的右肋,馬便被刺中倒地。離奇的是,此人並未立馬逃走,還在原地大聲高喊:「刺客是我張汶祥!」這才被反應過來的官兵們當場緝拿。馬新貽在第二天因傷重身亡,而堂堂兩江總督竟然在總督府被刺身亡,在當時可謂震驚全國。之後經過幾個月多次審案後,仍未有結果,最後經曾國藩維持原判結案,成為了千古奇案「刺馬案」。普遍人懷疑這是死於湘軍集團策劃的政治謀殺。

參考及引用資料: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A6%AC%E6%96%B0%E8%B2%BD
https://kknews.cc/zh-hk/history/k8bzzlv.html

發表留言